现在越来越多的太平洋xg111xg111net企业邮局人走进了太平洋在线xg111电影院,几个亿的票房已经被习惯,电影工业悄然崛起,但是脍炙人口的电影却是凤毛麟角,花近百元的票价买到的大多是失望,甚至是被忽悠的感觉。在这个逐利的时代,电影越来越只是件机械制造、外表华丽却内涵匮乏的商品。电影已不艺术,包装炒作那是“必须的”,最近看了几部票房大卖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精武风云》《盗梦空间》,必须得写点东西来宣泄一下。
先从《精武风云》说起吧,丹哥是我非常喜爱的演员,电视剧《精武门》曾让多少影迷热血沸腾,个人感觉甄子丹已把陈真这个刚柔铁汉诠释到了极致,虹口道场那场戏曾让多少男儿幻想自己就是那个怪叫着用截拳道打得日本人满地爬的中国人,从那以后,甄子丹就是陈真,陈真就是甄子丹。近几年的《杀破狼》、《导火线》、《锦衣卫》、《龙虎门》、《十月围城》、《叶问》等全是冲着丹哥去的,丹哥在沉寂了很久之后一下爆发了,电影拍的目不暇接,票房也俨然是香港一哥了,但是这些片里除了《杀破狼》、《导火线》有动作上的创新,以及《叶问》中成功塑造出不同以往的儒将气质角色外,其他的都无圈可点,特别是这部《精武风云》,让人失望至极,陈真不再已。影片继续跟风明星群殴观众的路线,故事讲得惨不忍睹,编剧和导演玩的还是空洞,可怜这么多观众冲着陈真而来,最后发现“陈真”根本只是电影的一个卖点、一个噱头而已。捡最后的那场决斗戏说,无厘头地让人愤怒,不知道陈真是怎么从毫无还手之力,被人打得晕头转向,转眼间,做了个鄙视的手势后,就将对手一通乱拳打死,难道是精武精神的神奇作用!?哀哉,这么经典的题材被拍成这样,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值得回味的细节,有的只是包装和噱头,“商业电影“何其商业哉!
念高中那会儿,电影院没现在这么火,但是录像厅却开遍街头,每家录像厅放的电影会有不同,记得那时选择录像厅的一个准则就是看他们放的电影是谁导演的,王晶和徐克的电影那时可是必看的,两位也几乎没让我们失望过,王晶的搞怪诙谐,徐克的想象力、飘逸的风格和对武侠的理解给我们留下了快乐和遐想。这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没给人感觉有明显的徐克风格,有点依稀的飘逸和想象力,但更多是商业制作的烙印,电影的很多要素甚至场景在其他商业片中都能找到相似,看完后,感觉很是平淡,没有啥好评,但是也没有抨击它的欲望,和近几年众内地大导演们拍的巨片相比,场景特技稍有逊色,但总算还在讲一个不算白痴的故事。一部好的电影基于一个好的故事,而现在的大片依赖的是明星阵容和特效场面,一个多小时的观影后,观众都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记忆里留下的只是零碎的特效场景,期间甚至还要忍受脑残的剧情和“可爱”的对白。张艺谋的武侠三部曲忽悠走了多少影迷的银子啊,在看完《满城尽是白胸脯》后,我们彻底愤怒了,糟蹋了这么盆菊花,这么多服装道具,这么多人力,就拍出了这么一部烂片,这是浪费和欺骗!平心而论,这三部影片的画面视觉效果还是非常绚丽的,也只有这么一点可以安慰观众了。其他的还有如《无极》这种被永久鄙视的巨作,我们早已被淹没在纯商业电影的巨潮里。
在看《盗梦空间》之前,关于它的好评已充斥双耳,有人甚至顶礼膜拜,称之为科幻电影的又一里程碑,预言科幻电影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内地票房已狂敛3亿,如此电影怎能不看,怀着期待看完影片,是部不错的电影,但绝对没有上升到里程碑的高度,关于梦或意识的探索自古有之,“庄周梦蝶”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简版盗梦空间,关于此类题材的电影也很多,个人感觉《盗梦空间》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思考不及《黑客帝国》,再者打乱时序的叙事手法也是常用套路,客观的评价是,诺兰比较厚道,商业的同时也有用心在拍电影,他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思考都在电影中有很好的体现,依此参照,我们中国的商业电影何时也能降低些商业纯度呢,何时能对这么多善良的观众负责呢。这里关于某类影评人我们要说两句,从《阿凡达》到《盗梦空间》始终有一群人在鼓吹、崇拜这些电影的高度,甚至于“跪拜”此类词都用上了,我们在很多时候确实是学习者的身份,但是这样夸张的献媚,不知道这些人是洋帮办,还是想通过这样的鼓吹和崇拜来提升自己在别人看来的品位。现在可以看清楚《阿凡达》的一票难求是发行方、媒体、黄牛共同炒作的结果,当然国人的跟风作风更是炒作成功的必要条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唯恐落伍,赶集似的去看了场有点失望的电影,制作方、发行方、媒体和黄牛却赚的盆盈钵满,中国影迷应该学学范大厨,“拐一年 摇一年缘分啊,吃一堑 长一智谢谢啊”。
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影迷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简单的故事,平淡的叙事风格,却打动了所有人,真的佩服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的功力,每一个细节处理得都是那么自然、柔情,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然落泪,对生命的感触也更深了一层,这才是好电影。电影艺术应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编剧、导演、演员通过电影表达自己对生命、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塑造电影艺术之美,与观众产生共鸣,引发观众对世界的思考、追寻生命的意义。在利字当头的现在,商业电影大行其道,我们并不反对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有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的电影人如何能在商业和艺术追求中找到平衡,多一些真实,少一些炒作,让商业电影不再那么商业。
飘起的围巾 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