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春节都是太平洋在线下载太平洋在线xg111各手机新品集中上市的xg111企业邮局时候。在刚刚结束的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以及国内的小米发布会上,“黑科技”这一动漫术语接连出现在新产品发布会PPT中,各大厂商喜闻乐见地将这个技术性词语粘贴在自家的产品身上,以标榜科技之新。这究竟是真正的技术创新,还是老一套的忽悠营销?且听小夏一一道来。
【什么是黑科技?】
咱们先从“黑科技”的定义说起。“黑科技”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漫画《全金属狂潮》中登场的专业术语,原意指非人类自力研发,凌驾于人类现有科技之上的知识,引申为以人类现有的世界观无法理解的猎奇物。换句话说,就是漫画作者自己想象出来的新事物、新科技。
比如四十八年前的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其中就出现了平板电脑、触屏显示器,在当时绝对是黑科技;又比如三十多年前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其中出现的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磁悬浮及时、克隆技术等,在当时也是黑科技。然而,当时这些黑科技在当今都成为了现实。
在编剧、作者眼中,黑科技代表了特定时期人们对未来科技应用的畅想。那回到互联网科技圈,这黑科技不就是技术概念嘛,概念汽车,概念手机,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然而在最近的手机圈,黑科技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技术性名词,特指是那些具有革命性的手机硬件或软件技术。
【哪些商家标榜黑科技?】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已处于饱和阶段。很多手机硬件、软件技术趋于同质化,手机厂商要想实现配置之外的创新并不容易。为了能在千篇一律的手机装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各大厂商都在拼命地寻找新的闪光点,去吸引用户。在这个时候,黑科技这个词冒了出来,于是各大手机厂商一拥而上,纷纷标榜自己“黑科技”。
比如刚结束的小米发布会上,全面供货的骁龙820成为了小米口中黑科技的核心竞争力,的确820有着明显的性能升级,但用820芯片的不只是小米一家。除此之外,发布会上还有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配置参数被不断提及,如4G+、快充、NFC、全网通等。然而这些技术早在去年发布的机型中就可以找到,小米的“黑科技”似乎并不“黑”。
OPPO刚刚发布的新机OPPO R9,则主推了全新的闪充技术Super VOOC,可以达到15分钟充满2500mAh电池的水平。去年,OPPO通过铺天盖地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宣传战略令众人印象深刻,相信这一技术将为用户一直头疼的智能机续航问题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华为则是依靠自家麒麟移动处理器芯片占据更多主动权,相比其他厂商苦苦等待高通旗舰芯片的出货,华为很大程度上可以依赖于自家的处理器芯片控制新品发布频率。目前华为Mate旗舰系列与华为P系列都采用的是自主研发CPU。
综合来看,国内手机厂商在“黑科技”方面依然主推手机“换芯”、高端配置、全新材料、新软件功能等,并未有多少真正突破的地方,在供应链、专利技术、创新思路方面仍然不足。所谓“黑科技”,多沦为厂商的宣传卖点,噱头大于实际。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发展虽然同质化严重,但也有一些创新被视为黑科技典范,主要是国外厂商。比如谷歌的Project Ara模块化设计,苹果的3D Touch压感屏,三星的双曲面屏以及索尼的4K分辨率屏幕等。相比之下,国内手机厂商近几年虽然风生水起,但相比国际品牌无论是在供应链、专利技术、创新思路还是利润获取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同质化的背后如何推陈出新,是摆在小米与众多国产手机厂商面前的难题。
【是忽悠还是创新?】
最近手机圈频繁出现的“黑科技”,到底是技术创新还是营销忽悠,想必各位读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国产手机一路走来,从饥饿营销,到以量取胜,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曾经厂商仅凭借发布会PPT中几个华丽的黑科技配置与低廉的售价就可以博得满堂喝彩,如今用户的关注点已从单一的产品配置与价格转向了那些可以直接决定用户体验的创新内容上,厂商想要再行效仿过去的营销策略,可能不那么讨好消费者了。
黑科技,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科学内涵的专业技术性名词,它的存在本应是让厂商去解决用户使用手机过程中的那些痛点难题,比如续航问题、人机交互问题、屏幕显示问题、拍照问题、系统问题等,是为优化用户体验而存在的。而不是作为手机厂商宣传营销的噱头,逐渐走向被厂家玩坏的命运末途。
本文来自个人公众号,自媒小夏(Wemedia_xia),一个专注原创内容生产的订阅号,聚焦新媒体发展、舆情热点解读、互联网科技等话题。